发布日期:2024-05-21
作者:韩美玲
点击: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实现资助育人目标,提升资助育人实效,5月20日上午9点20分,合肥十中在校园大操场举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四周升旗仪式暨“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启动仪式。本次升旗仪由来自合肥十中“校园之声”广播站的高一(23)班杨思蕊、高一(3)班张熙媛两位同学主持,高一(21)班夏悠然同学进行国旗下讲话,高二海航(1)班全体同学担任护旗手、升旗手,高一(21)班、高二(21)班全体同学领唱国歌。合肥十中校领导、中层干部及全体班主任、学生参加。
首先,政教处主任汪逢春宣布,合肥十中第十四周升旗仪式暨“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启动仪式现在开始!
高二海航(1)班全体同学迈着铿锵有力、整齐响亮的步伐,精神抖擞地行至旗杆下。“升国旗,奏唱国歌!”随着一声号令,伴随着振奋的国歌旋律,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迎风飘扬。
两位主持人介绍,“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合肥十中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落实资助政策,每个学期会进行国家资助、校内资助工作,本学期校内资助工作已经开启。每年5月份,安徽省集中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更是我们高中生立身为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
接下来是高一(21)班夏悠然同学进行国旗下讲话,主题是《感恩资助,筑梦未来》。夏悠然同学提到,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要求“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目前,我国学生资助已形成了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方式上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奖优为辅的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涵盖28个中央政府资助项目,“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年资助人次1.5亿,年资助金额2600多亿元,为世界提供了学生资助的中国方案。作为高中生,国家给与我们国家助学金,合肥十中设置了校内助学金、校内奖学金、勤工俭学、免学费、特殊困难等项目来帮助我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让我们不再因学费问题而失学,充分享有了公平的教育机会,不再为生活费用发愁,不再因经济问题而辍学,可以踏踏实实地安心学习。
因此,夏悠然同学发出倡议,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怀揣着梦想和热爱,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我们应该珍惜国家和社会给予我们的机会和帮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也应该学会感恩、诚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回报学校,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接下来是团委进行合肥十中“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典礼。两位主持人介绍,合肥十中自办学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的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助力每位十中学子健康成长、立志成才。为引导十中学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进行“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典礼。
团委负责人郑颖老师宣读获奖名单,校领导为获奖同学进行颁奖。
最后,汪逢春对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宣布合肥十中第十四周升旗仪式暨“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启动仪式圆满完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学生资助工作正处在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延伸,合肥十中坚持系统观念,不断创新形式,深化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属性,强化资助育人理念,丰富资助育人内涵,构建资助育人体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积极搭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资助育人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内助学金、奖学金申请、勤工俭学等环节,深入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强化正向激励,选树宣传优秀受助学生榜样,讲好新时代学生资助故事,着力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精神,劳动光荣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促进学校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在受助学生的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帮扶、选科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怀和帮助,培养造就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强烈责任担当,立志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的时代新人。
(撰稿:韩美玲 一审:汪逢春 二审:丁聪 三审:顾从容 统稿:政教处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