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化说时光共相聚,同课异构展风采

化说时光共相聚,同课异构展风采

发布日期:2024-05-13作者:罗应松点击:

——记合肥十中2024年“教育教学开放周”化学学科组活动

为了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研讨,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2024年5月9日上午,合肥十中举行了“三新”背景下深度教学研讨课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专家戈益超,合肥十中校长姜际龙、副校长顾从容,合肥十中化学学科主任王苏荣主持。来自合肥十中的杨娜老师、肥东县城关中学的王雷老师围绕《乙烯》这一课题,进行了角度各异、精彩纷呈的同课异构。

一、合肥十中杨娜老师的教学展示

杨娜老师在五一期间就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将未成熟水果和已成熟水果放在同一个袋子里密封,观察水果的变化。本节新课就从学生的家庭小实验的成果展示引入,展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着,杨娜老师设计了全新的一体化实验,利用乙烯利快速制乙烯,让学生通过注射器添加药品,方便安全的将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反应。后又用演示实验,将乙烯点燃观察现象,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乙烯的氧化反应。紧接着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乙烷、乙烯的球棍模型,并比较原子连接、分子空间结构等差异,让学生上台书写电子式、结构式等,活动丰富,形式多样。最后,杨娜老师播放了国产化乙烯研究视频,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二、城关中学王雷老师的教学展示课

王雷老师亦从乙烯催熟的作用进行引入,更从学情出发,让学生翻阅教材,学习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组成和结构,重视教材的使用。通过播放乙烯和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以及乙烯和溴的反应视频,分析乙烯的化学性质,并与乙烷的性质做对比。通过提问,环环相扣,将本节课知识与之前所学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还利用球棍模型组装丙烯分子的模型,让学生观察丙烯的空间构型,展示单键和双键的键能。并将身体比做双键,躯干不能断裂,但手可以打开,生动形象的描述了碳碳双键。发展了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最后,王雷老师运用同学拉手的活动,介绍了加聚反应以及聚合物的相关知识。

三、戈益超专家分享

戈益超老师认为:新教材强化了乙烯的知识,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两位老师都从生活情景出发,并将情景落实下去,提出问题,将课程结构化。杨娜老师的课堂从宏观的乙烯的保鲜出发,引入微观结构的特点,花费了很多心思。本次课程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两位老师的设计理念有所不同,杨娜老师更注重素养的落实,王雷老师更注重的是学情的分析,从学生的长期发展出发,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随后,戈益超老师以“基于主题式单元教学的高效课堂构建”为题,提出化学大单元的来源,分析学科单元主题类型以及如何设计划分单元课时。戈益超老师还提出了问题:何为教育?引发了老师们对于课程理念、孩子们学习能力的思考。优质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形动、心动、神动,以及优质课堂的共性、构建优质课堂的先决条件,对年轻老师提出了阅读教材的要求。戈益超老师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定位,还提供了大量课程案例,激发了老师们很多的思考。最后,戈益超老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次教研活动精彩纷呈,各位老师纷纷表示收获良多,也非常期待下一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的开展。本次合肥十中2024年“教育教学开放周”化学学科组的教学研讨课活动圆满落幕。


撰稿:罗应松  一审:王苏荣、宣淑华  统稿:教务处

×
工资查询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