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研动态 > 同课异构促发展 主题教研共提升

同课异构促发展 主题教研共提升

发布日期:2023-10-27作者:姚红丽点击:


为了展示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结构视域下高中数学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K21060)成果,提升我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高三一轮复习的效率,合肥市教科院、合肥市李启梅教育名师工作室和合肥市第十中学联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秋意渐浓风微凉,时光恰好正当时。2023年10月26日下午,合肥市多所高中数学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及全市高中数学教师齐聚合肥十中,共同参与本次课题研讨活动。活动伊始,由合肥十中的杨伟老师和肥东城关中学的丁剑锋老师就课题《函数》进行同课异构。两位老师都按照省级课题关于复习课的研究模式开展,课堂分为“结构导图-回归课本-拓广探索-教考衔接-评价反思”五个环节。虽然是相同的课题、相同的结构,但是两位老师有着不同的着墨点。杨老师特别重视回归课本,首先他借助课本上的筒车模型引导学生一起抽象出了函数背景,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中各字母的实际含义;接着他从特殊到一般,带领学生逐个探究了三个参数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杨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一轮复习中对教材的重视。丁老师的课堂特别重视教考衔接,在借助五个问题复习了相关内容之后,丁老师整理了近几年高考题中关于图象的相关问题,将它们按照题型难度进行分类,带领学生进行了细致的探究。

 

接着,合肥六中数学学科主任王其老师和合肥七中教科所主任王世朋老师分别进行评课。王其主任形容一轮复习课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杨伟老师本节课紧扣新课标,践行五环节,通过问题驱动,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参与,体现了逻辑的严密性、情感的交融性、知识的系统性。王世朋主任从课堂的总体教学思路、教学关键环节、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来进行点评,以四个问题引领大家共同思考高三复习课应有的模样。

随后,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沐方华主任以“勤研善教,教学相长”为题作专业指津。沐主任肯定了本次活动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引领性和重要性,并以自身经历为例,鼓励青年教师勤研善教,更快地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最后,本次省级课题主持人、合肥一中包河分校的李启梅老师先站在理论高位详细介绍了结构视域的内涵与外延,接着以两节具体的课例分析了如何开展结构视域下的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教学,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模板,提高新教材的实施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教学就像一场诗意的修行,在每一次的静心沉淀后就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让我们一起共探教学之美,共品育人之魂,共追成长之旅。


撰稿:姚红丽 一审:柴丽妮 二审:伍旭清 三审:顾从容 稿件来源:教科所


×
工资查询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